Gaming Keyboard Mouse / 電競鍵盤 /滑鼠
-
ROG RX青軸終於現身,在TKL與全尺寸間隨心變換,ROG Claymore II無線電競鍵盤開箱
哎,在CES 2021 ROG For Those Who Dare線上發表會作為開路先鋒的ROG Claymore II電競鍵盤,竟然闊別將近4個月才又見面,本以為第一個登場的它,會是在CES 2021落幕後第一個問世的產品,只能說、愛之深責之切,畢竟小編對它印象很深啊。 導因就是來自於這款ROG Claymore II不僅是ROG首款搭載「ROG RX青軸」的光學機械電競鍵盤,還能在100%與TKL 80%鍵盤的形態之間轉換,甚至還多了腕托,這還不夠令人期待嗎?好了好了,小編閒話就少說了,速度來看看這款ROG Claymore II電競鍵盤吧! 撇除前面小編說的,II代的特色上一樣擁有可拆式數字鍵盤,能夠在100%與80%之間變換不說,在外型方面,對比舊款Claymore,ROG Claymore II可說是有相當大的改變,ROG Claymore II多了「瀏海」,且不是無用處,傳輸與連結的燈號、信仰之眼RGB與電量指示燈都設置在這,與前一代凝鍊簡約的風格不同,ROG Claymore II擁有更多、更強烈的穩重感。 更酷的是,ROG Claymore II與可拆式鍵盤的左右兩側,都安裝了封條,要組合時必須拆卸,且依舊是利用磁吸式方式固定,不過卻多了滑軌安裝法,安裝更加穩固,但這個既視感是怎麼回事?這不就像是勇者系列合體機器人的組合方式嗎?(小編的機器人魂、整個滿血復活XDDD) 對比前代,可拆式鍵盤依然有音量滾輪可以操控,但在數字鍵與音量滾輪之間,多了4顆快捷鍵,預設為媒體控制鍵,分別為:前一首音樂、跳過樂曲、播放/暫停、靜音,也能透過Armoury Crate設定成其他可用的快捷鍵,想弄成遊戲專用的巨集指令也沒問題。 磁吸式腕托的搭載,也是老前輩ROG Claymore沒有的,表面為人造皮革材質,內部為柔軟泡棉墊,為長期在電競虛擬戰場中廝殺的各位帶來最舒適的遊戲體驗。 而與老前輩最大的差異就是:前一代ROG Claymore是有線電競鍵盤,而這一代ROG Claymore II卻是「無線」電競鍵盤,但玩家們別擔心連線問題,ROG Claymore II支援的為紅外線2.4 GHz連線模式,比藍牙系統還要穩當。 續航力也別擔心,搭載4000 mAh電池,並具有高效節能設計,每次充飽電,不開RGB的話可連續使用144小時,粗心忘記充電的話也別怕,ROG Claymore II當然也支援Type-C快速充電,利用Fn+F12的按鍵組合還能透過Type-C將ROG Claymore II變身成有線電競鍵盤,完全不必擔心電量的問題。 對於鍵盤自有軸的研發,ROG已經頗具聲名,去年是ROG Strix Scope RX的ROG RX紅軸,今年換成ROG RX青軸登場,並且安裝在ROG Claymore II上,更是作為ROG在CES 2021上的開路先鋒,但喜歡RX紅軸的玩家們也別擔心,除RX青軸外,ROG Claymore II也有紅軸版本,記得別買錯。 ROG RX自創的光學紅軸擁有線性的超魔性手感,那麼ROG RX光學青軸呢?先說說傳統典型青軸,各位玩家都知道,以Cherry MX機械青軸來看,觸發鍵程2.2mm,為各類軸承中最長的,觸發力道為50gf、驅動阻力則為60gf,屬重手軸、段落感超級強烈,喜歡的人覺得敲擊聲很清脆、討厭的人覺得敲起來超級吵,說起來算是個相當「調皮」的鍵盤軸承。 至於ROG RX光學青軸就相當有意思了,與ROG RX光學紅軸一樣,擁有相同的構造與運作原理,但差別在於,ROG RX光學青軸的觸發鍵程、觸發力、驅動阻力,但相當有意思的是,RX光學青軸與RX光學紅軸的觸發鍵程是一樣的。 ROG RX光學青軸具有1.5mm的觸發鍵程、60gf觸發力道、65gf驅動阻力。 而這意味著什麼,1.5mm的觸發鍵程能夠帶來類似鍵擊紅軸的高速反應,並擁有ROG RX光學軸的1ms瞬時反饋,不過別擔心,ROG Claymore II具有100%防鬼鍵,就算擁有高速反應、甚至玩家們能夠1秒鐘按30顆鍵,也不用擔心指令相衝,而65gf的驅動阻力更加強了典型青軸的俐落度,綜合以上條件,如果說RX光學紅軸是蜻蜓點水,那麼RX光學青軸就猶如連擊的雷鳴閃電。 ROG對RGB燈效也算是玩得出神入化了,透過Armoury Crate與Aura Sync,就能打造出獨一無二的ROG Claymore II RGB光譜表現,瀏海左側的燈效區也能調整,看玩家是要顯示電池剩餘電量呢?還是讓燈效與鍵盤同步,都行! 不僅如此,也能利用Armoury Crate改造ROG Claymore II上的所有按鍵,包含可拆式鍵盤上的4顆可編程按鍵,當然啦,前文提過的100%防鬼鍵支援,即便設定巨集啦或把按鍵亂設一通(誤)也不會因為指令衝突而出包。 首款使用ROG RX光學青軸的ROG Claymore II,其實相當有趣,即使觸發力道與驅動阻力大於典型青軸,打字段落感也不輸,甚至隱隱有超越的跡象,但鍵擊噪音卻沒有傳統Cherry等他牌青軸那樣吵雜。 大家都說青軸拿來用作文書處理最好,打電動的話可能還有待商榷,不過ROG RX光學青軸具備1.5mm鍵程,如此迅捷的鍵擊速度,拿ROG Claymore II來打電競也會相當有意思,都說RX光學紅軸的手感相當魔性,但小編覺得,RX光學青軸或許還更魔一點(笑)。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CORSAIR K70 RGB TKL電競鍵盤實測開箱,80%小巧船體,8000MHz極速輪詢率加持!
隨著電競產業發展蓬勃,玩家們在眾多產品類型中都能看見電競字眼,尤其在最基本的鍵盤、滑鼠上更是有一海票廠牌、型號供玩家們作選擇,也因為如此要在這茫茫的鍵鼠大海之中嶄露出專屬自己的獨特風格,成為讓玩家們印象深刻的獨特鋒芒是相當的不容易,也是各大廠商所面臨的考驗。 知名電競大廠海盜船(CORSAIR)相信是眾多船迷們心中的鋒芒之一,其產品總是能保持獨特、潮流的風格而深受玩家們喜愛;而在近年來電競鍵盤市場除了標準全尺寸以外,喜好60%、80%鍵盤的玩家族群也逐步增加,身為大廠之一的CORSAIR也聽見了船迷們的心聲,在80%電競鍵盤領域上推出了以經典K70系列為基礎打造而成的K70 RGB TKL電競鍵盤,究竟這艘K70 RGB TKL有什麼特別之處呢?趕緊跟著小編一起賞「船」吧! K70系列一直是CORSAIR相當經典的主力產品之一,自初代K70問世就以前衛的懸浮式設計與獨家的配置,搭配金屬髮絲紋背板設計,走在潮流最尖端,後期更有RGB燈效加持,讓K70如虎添翼般,成為電競鍵盤界中的霸主之一,直到現今,雖說中間歷經幾次改款,但都只是針對小部分造型細修,整體造型依然維持熟悉的K70風格,可見這充滿質感又潮的外型,大受各位船迷們好評。 而小編手上這款全新K70 RGB TKL,不僅僅是承襲了K70經典體態,更融入全新設計元素,整體更加簡約有質感;除去數字鍵的80%配置加上分離式線材搭配,讓玩家們不管是在擺放、移位或者是攜帶上都相較於傳統100%鍵盤都還要更加便利,隨時準備好最佳戰鬥位置! 在按鍵配置上除了移除數字鍵,上排的快捷鍵也有稍微做了小幅更動,可以看到原本坐落在數字鍵上方的媒體快捷鍵並沒有取消,而是移至鍵盤左上角位置,並統一採用半圓形設計;另外官方把「設定檔切換」、「亮度」、「鎖定」三顆按鍵與鍵盤指示燈號位置對調,呈現較廣大、簡約的視覺感官。 鍵帽部分,K70 RGB TKL全面採用了受玩家好評的雙射出成型PBT材質,帶點磨砂的觸感不僅提升舒適度,也更不易沾染指紋,並且具有耐磨特性,大幅降低長時間使用而出現掉漆、掉字的窘境。 CORSAIR更是針對常用的按鍵如MOBA類的QWERDF與FPS類的WASD,提供兩組特別設計的ABS鍵帽讓玩家自行更換,這組鍵帽除了採用金屬塗裝外觀之外,每顆按鍵更是有特殊的傾角設計,並且表面採用了與音量滾輪相同的浮雕紋路,不僅大幅提升耐磨性,特殊的紋路觸感也幾乎不會有誤觸情況,讓玩家更容易靠觸感來辨識按鍵位置。 身為一款電競鍵盤,軸體的手感也是玩家們最注重的考量之一,K70 RGB TKL搭載以速度著稱的Cherry MX RGB Speed銀軸(另有靜音軸、紅軸可選擇),1.2mm觸發鍵程與45g觸發力道搭配無段落線性手感,提供玩家最快速、流暢的反應。 此外這次令小編相當喜歡的幾個改變就是K70鍵盤下方原本的溝槽設計在K70 RGB TKL上改為平坦式設計,不僅更加簡約,也利於在清潔上的便利性。 這把K70 RGB TKL更獨家搭載了專為競賽使用的PRO開關,當開啟PRO開關時,K70 RGB TKL將會停用所有燈光效果、按鍵指定操作以及巨集等iCUE上的功能,證明所有神操作並非靠鍵盤、軟體輔助,全都是出自於玩家自己的雙手。 剛好小編手上現役的鍵盤就是K70 MK.2,不免俗的拿來與K70 RGB TLK簡單比較外觀,可以看到少了數字鍵之後,K70 RGB TKL確實在長度上短小不少,而在寬度上由於下方設計的改變,也稍微縮短了一些,對於桌面占比上K70 RGB TKL顯得更加有優勢。 此外,K70 RGB TKL的改變不只有便利簡約的外型,內在的硬體除了Cherry MX RGB Speed銀軸之外,更導入了老大哥K100身上的AXON Hyper-Processing技術,提供最高8,000Hz超輪詢率(預設為1,000Hz,可透過iCUE切換)與4,000Hz的按鍵掃描頻率,比起一般機械式鍵盤還要快上許多,提供玩家最即時的反應,不錯失關鍵勝利機會。 此外,電競潮流必備的RGB燈效,這把K70 RGB TKL當然也沒有少,同樣透過CORSAIR自家軟體「iCUE」即能將鍵盤上所有按鍵以及LOGO依照玩家喜好自行更改顏色,打造出專屬玩家自己風格的海盜船,大部分按鍵更是可以搭配動態燈效讓這艘船生意盎然。 進入設定後可以看到iCUE提供了「按鍵指定操作」、「硬體按鍵指定操作」、「燈光效果」、「硬件照明效果」、「效能」與「裝置設定」等6大類別可調整,其中RGB部分不僅能與全部已連接的CORSAIR裝置同步,除了預設的燈效外也能自行製作屬於自己的燈效。 另外輪詢率方面,可在「裝置設定」內調整,要稍微注意一下的是8000Hz 輪詢率的AXON Hyper-Processing技術會稍微使用額外系統資源,但對於一般本身效能就很強大的電競PC來說影響並不大,船迷們可以放心開啟。 這把CORSAIR K70 RGB TKL承襲了K70的經典風格再融入些全新元素以及更加簡約便利的設計,相信是許多80%鍵盤愛好者兼船迷們期待已久的產品之一,少了數字鍵區塊所縮短的長度,確實在擺放上更加自由,分離式線材設計對於需要經常攜帶的用戶來說更是相當方便,也是小編相當喜歡的功能之一;而PRO開關的設計也相當特別,不僅排除動用巨集的可能性,更可證明自身實力,很適合電競玩家們比賽時使用。 整體使用一輪過後,RGB燈效自然不用多說,iCUE上豐富的功能以及幾乎全按鍵燈光皆可調整的自由度,是CORSAIR一貫的特色;而在Cherry MX RGB Speed銀軸與AXON Hyper-Processing、8000Hz輪詢率加持下,整體鍵盤反應確實非常優秀,不管是FPS、MOBA甚至是音Game上的表現都相當亮眼,80%鍵盤玩家們真心可以考慮入手了! 而對於原本是100%鍵盤的船迷們來說,雖然從一開始可能會稍微不適應,不過100%與80%其實差異並不會太大,只需要一點時間即能馬上習慣,趁這個機會轉為80%鍵盤族群也不錯。 當然,看到這把K70 RGB TKL上的新元素,也不難讓人期待新一代K70的樣貌,家中一把K70,外出一把K70 RGB TKL,或許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不管如何,身為K70系列愛好者的小編更加迫不及待的準備上船了! 販售日期:2021年4月15日起 建議售價:4,190新台幣 廠商名稱:美商海盜船 廠商網址: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CORSAIR K65 RGB MINI電競鍵盤實測開箱,極簡袖珍體型、8000MHz極速輪詢率超厲害!
近幾年電競的市場開始走向「反璞歸真」路線,像是RGB燈效不再只是越浮誇越好,而是要讓燈光能夠融入外型設計,著重在個性化與時尚之間取得平衡,更甚者則是導入更具實用性的特色,讓它從裝飾的角度轉而晉升為實用工具。 另一方面,桌面上的鍵鼠周邊在經歷過了光學軸、多功能轉盤、軟質手托等一系列風潮後,簡潔的電競桌面成為了新一代的設計潮流,這也使得TKL(Tenkeyless,無獨立數字鍵)的小尺寸鍵盤又再度開始流行起來,不少廠商也紛紛推出了自家的TKL鍵盤家族,其中也包含了大家所熟知的電競潮牌:CORSAIR海盜船。 海盜船在今年的春季新品中,推出了尺寸為60%的K65 RGB MINI袖珍型電競鍵盤,這樣的一個尺寸在現今的電競市場上算是較少見的產品(但也是有擁護的族群喔),這也讓小編對於K65 RGB MINI在遊戲與日常的使用體驗上感到好奇,到底60%的鍵盤好不好用呢?想解惑的話,當然就是入手一把來玩玩就知道囉,這下就和大家一同開箱分享吧! K65 RGB MINI使用了自家新開發的的PBT雙射出成形鍵帽,使按鍵具有相當的不錯的抗油汙與耐磨損的特性,另外如果細看空白鍵上的放射狀紋路可以發現它其實是由於無數小三角形所構成,細膩的細節呈現可說是相當符合海盜船產品一貫的設計精神啊。 不過如果玩家不幸有「密集物恐懼症」的話也別擔心,盒裝內有預付一組拔鍵器、信仰LOGO鍵帽與純黑色空白鍵可供替換,同時因為K65 RGB MINI的鍵帽是採標準尺寸,官方也在官網上準備了多種色彩的鍵帽可額外選購,讓玩家自由打造出最符合自身個性的專屬鍵盤。 在鍵盤布局上,K65 RGB MINI採用的是60%的設計,全部按鍵總共為61個,與體積相似的65%鍵盤相比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少了獨立方向鍵,為了確保操作的順暢度,在鍵盤設計上也準備了相當多元的快捷鍵操作,並以側刻的方式印製在鍵帽側面,諸如方向鍵、RGB燈光切換、多媒體控制等都可以透過快捷鍵完成。(按壓FN鍵即可做各種組合) 做為一款電競鍵盤,敲擊體驗絕對是最重要的評價標準(不好打、或是打起來爽度不夠就不用多說了),為此K65 RGB MINI選用了以速度著稱的Cheery MX Speed銀軸(另有紅軸可選),1.2mm觸發鍵程和45g的觸發力道,搭配直上直下無段落感線性手感,能夠賦予玩家的滑順、流暢的手感。實際敲擊的感受性相當不錯,對於打字快的朋友來說,Cherry MX銀軸的敲擊感回饋相當快速且更容易讓雙手輕鬆遊移在鍵帽上。 此外,K65 RGB MINI還導入自家旗艦級鍵盤K100的AXON Hyper-Processing技術,帶來超高的8000Hz輪詢率和高達每秒4000次的按鍵掃秒頻率(原預設為1000次、可透過程式更新韌體),將鍵盤訊號反應時間縮減到0.25 ms,其速度比市面上多數的電競鍵盤還要快上4倍!幫助玩家能夠精準、即時的掌握每一次關鍵操作。 而且AXON Hyper-Processing強大的處理性能也同樣體現在電競鍵盤不可缺少的RGB燈效上,鍵盤最高可以同步處理20層燈效變化,配合iCUE同步程式中豐富多元的編輯功能,讓鍵盤上的燈光如同星河的流光般閃亮動人。 在使用上,由於小編個人過去都是慣用100%的標準尺寸鍵盤,所以在剛開始轉換到K65 RGB MINI的時候,多少都會需要重新習慣一下雙手擺放在鍵盤上的位置,不過在習慣之後,確實能夠在許多應用場合上感受到小尺寸鍵盤的獨特魅力。 在遊戲體驗上,小編認為格鬥遊戲是最能感受到差異的遊戲種類,由於整體的按鍵配置更為集中,在激烈戰鬥的時候,手掌比較不用去顧忌會按到鍵盤周邊的按鍵,可以更專注地應付對手的各式攻防上。 同時AXON Hyper-Processing的8000Hz輪詢率,在輸入的反應上也有更為即時的感覺,在進行各種攻擊、防禦與施展各項Combo組合的時候,更不容易發生明明送出指令角色卻沒有反應的問題。 而在一般RPG或是線上遊戲中,小鍵盤因為可以讓出更多桌面空間,讓小編在放置鍵盤上能夠更為自由,這點在爆肝農怪的時候相當實用,畢竟手臂長時間固定在同一個位置久了會麻、會痠(老了QAQ),而小鍵盤因為尺寸較小,在桌上移動比較方便,所以可以每隔一段時間換個位子、換個姿勢,打怪雙手也就比較不容易疲勞。 不過像K65 RGB MINI這樣的鍵盤也不是沒有缺點,由於沒有獨立的方向鍵和數字鍵,所以在日常的辦公上就需稍作適應,像是撰寫文章、操作Excel報表等文書工作時,就須較頻繁的在輸入法和組合鍵之間切換,剛開始會稍微有些手忙腳亂(急性子的話),基本上使用一小段時間後也就會逐漸習慣鍵盤的設計配置,切換操作就會比較順暢,之後就會習慣小尺寸的使用模式以及感受到獨特魅力了,小編在適應一小段時間之後,就可以在K65 RGB MINI鍵盤上操作自如,有擔心會不會有使用習慣差異的朋友倒是可以放心。 海盜船推出的K65 RGB MINI有著小巧60%的體積,能夠減少桌面占用,需要收納時也相對更加容易,甚至在有需要的時候,還能輕鬆的裝進背包中,可說是相當具備機動性。 此外,做為一款電競鍵盤,海盜船也為其換上了自家最新的AXON Hyper-Processing技術,8000Hz的輪詢率讓它有著媲美頂級旗艦鍵盤的反應速率,替玩家換取更寬廣、簡潔桌面空間的同時,也爭取到關鍵的勝利契機。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CORSAIR K100 RGB機械式電競鍵盤實測開箱,4000Hz極速反應、雙滾輪豐富功能!
電競潮牌海盜船(Corsair)推出的電競鍵盤向來以其紮實的作工、華麗的RGB燈效而收穫無數粉絲,而繼先前推出的K95鍵盤之後,海盜船新款的K100 RGB旗艦鍵盤終於將型號邁向3位數的新時代了。 這款K100 RGB電競鍵盤在一公布的時候,就以其極具辨識度的外型和相當全面性的功能而吸引擄獲眾人眼球,也讓小編又吃土的好一段時光才終於將它入手,究竟這款鍵盤有什麼樣的魔力甘願吃土也要來上一把,就讓我們趕快開箱來一探究竟吧! 這款K100 RGB延續著海盜船鍵盤的頂級用料,整個鍵盤的底部外殼採用經過髮絲紋處理鋁合金材質,配上中央鏡面的狀態顯示面板與LOGO,凸顯出尊爵不凡的氣質,果然很有Corsair的設計風格啊。 不過若要說整個鍵盤最吸睛的地方,莫過於鍵盤整體按鍵配置了,除了延續K95的音量滾輪和6顆自訂按鍵之外,K100 RGB還在鍵盤的左上角加入多功能快捷轉盤,玩家可以透過按壓中間的按鈕切換不同的功能後,再用轉盤進行操作像是上下捲動、放大縮小、切換應用程式等功能;玩家如果像小編一樣在打電動之餘,還會進行一些影片剪輯、繪圖創作的話,就能透過轉盤來快速捲動時間軸、調整畫布大小/方向等功能,讓操作變得更加流暢便利。 只是根據小編的體驗,這顆快捷轉盤的阻尼比較高,且因為比較靠內側的關係,若想單指捲動會比較費力一些,改用雙指轉動的方式會比較順手些。另外中央的按鍵則是比較鬆動,輕摸就能感受有種翹翹板的感覺,為避免是因為人品太好爆發中槍、小編搜尋國外媒體的介紹後,確定K100 RGB鍵盤都是這樣設計,所以玩家如果也入手的話還請放心使用。 K100 RGB除了在按鍵佈局上新增了轉盤外,海盜船也順應電競鍵盤的設計趨勢,替換掉了過去慣用的硬質手托,改為了包覆人造皮革的記憶海綿,表面的特殊紋路提供了相當不錯的觸感,海綿的柔軟度也是恰到好處,靠在上面就好像是讓手腕躺在彈簧床般的舒適。 同時安裝方式也從過往的安裝/拆卸較為麻煩卡扣換成了只要輕輕一放就能固定的磁吸式設計,並且整體的磁力強度控制得相當得當,小編使用期間即使進行激烈的操作或是短距離的挪動鍵盤,手托也不會因此滑動或拖落。 當然K100 RGB的好料可不是僅止於周邊而已,作為鍵盤最核心的按鍵也是用心打造,鍵帽的部分使用了雙射出成型的PBT鍵帽,略帶磨砂的觸感不僅觸感舒適、較不易沾染指紋外,同時也具備耐磨損的特性,減少鍵盤在長時間使用後出現字體掉漆的可能。 而且鍵盤還在包裝中提供了WASD與QWERDF的替換鍵帽供玩家依照自身的主力遊戲類型作替換,這兩組鍵帽在顏色與觸感上都與其他鍵帽做了差異設計外,還刻意的讓鍵帽帶有特定角度的傾角,讓按鍵按壓時更符合人體工學,減少在關鍵時刻因手忙腳亂而錯按技能的可能。 至於鍵帽之下的鍵軸部分,K100 RGB主打的訴求就是要快上加快,在軸體的選擇上有招牌的Cherry MX Speed銀軸外,與自家全新開發的CORSAIR OPX光學軸,身為愛嘗鮮的小編,入手的版本自然是就是後者囉! CORSAIR OPX光學灰軸的觸發鍵程僅有1.0mm,觸發力道則為45g,而在手感上則與銀軸非常相似,都是直上直下、無段落感、音量飽滿(誤)的設計,且為了滿足光軸超快超靈敏的觸發判定機制,K100 RGB還加入了AXON Hyper-Processing來大幅度提升鍵盤的處理效能,使其原生具備4000Hz的輪詢率與按鍵偵測的能力,足足是一般鍵盤的四倍之多,這樣的組合使鍵盤的的觸發間僅有超短的0.5ms,其反應速度之快真的會讓小編在體驗時候有一種手還沒到,按鍵就偵測到的錯覺呢! 最後,買海盜船的產品,怎麼可能會沒有華麗的RGB燈效呢!K100 RGB不僅每一顆按鍵都有獨立RGB燈可以自由設定外,鍵盤外側也配置了44區的RGB燈條,玩家可以iCue同步程式設定與調整燈光和按鍵功能,而且因為K100 RGB換上了處理性能更強的AXON Hyper-Processing技術,使鍵盤能同步處理器最高20層的燈效,讓燈光能夠在鍵盤上更流暢自然地進行轉換。 海盜船推出的K100 RGB將有著獨立多媒體滾輪、多功能轉盤、快捷巨集鍵,再配上光學鍵軸、磁吸式軟墊手托和華麗RGB燈效,可說是幾是將目前市場上所有能夠用上的鍵盤配置通通給放了上去,使K100 RGB有著一把抵多把、多元的功能性,讓玩家不論是在電玩中、工作中還是在日常操作,都能帶來便利高效的輸入體驗,成為能夠滿足全方位需求的頂尖產品。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ROG Strix Scope RX機械電競鍵盤超線性手感實測開箱,獨創自有光學紅軸、RGB魔幻燈效!
隨著電競產業的盛行,機械鍵盤也跟著水漲船高,更何況Cherry MX軸的專利過期也令各大廠以之為基礎、紛紛推出自家的改良式機械鍵盤,當然在自有軸方面的投入也可以看到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承襲先前在鍵盤領域的布局,ASUS除了之前採用的多款Cherry MX版本之外,也推出了首款擁有自有軸的光學機械紅軸電競鍵盤,納入在ROG品牌之下,這款「ROG Strix Scope RX」可以說是ASUS經過重新設計了軸體、軸心架構,並輔以ROG多年來耕耘電競產業的豐富經驗來做微調後的產品,號稱將會讓玩家在操作與手感上都推進到前所未有的新體驗境界。 既然官方都這麼強調了,小編入手之後當然是要好好的體驗一番囉!不囉嗦,先來開箱吧~ 這款「ROG Strix Scope RX」的外型與前一版ROG Strix Scope RGB其實十分相似,小地方有做了一些微調,像是原本的類髮絲紋上蓋也改以霧面鋁合金設計,讓RX版本的質感更加提升,相對性的穩重感也比較強烈些(重量感),搭配上同樣採霧面設計、裸軸風格、移除了倉頡印字的ABS鍵帽,以及在鍵盤靠近手腕的部分有個充滿肌肉線條的折角設計,將ROG身為電競霸主沉穩且俐落的氣勢散發的淋漓盡致。 當然重點還是有別於先前採用的是Cherry MX鍵軸的設計、RX版本則是以獨創的自有光學紅軸為主角,具備1ms瞬時回饋與1億次鍵擊壽命,讓玩家可以享受穩定不晃動的鍵擊體驗。(官方宣稱從驅動阻力到鍵壓比都精心調教過) 另外的其他特色就是具備了USB 2.0連接埠、可順便為玩家的手機或其他外設充電或儲存資料用,尤其是加寬2倍的Ctrl 鍵、提供玩家在執行「蹲伏」或其他指令精準時不會誤觸,內建隱形鍵功能、一按下即可隱藏所有視窗並切換靜音(這個功能根本就是辦公室密技),還有Quick-toggle快捷鍵、能快速切換功能鍵與媒體鍵,另外還有領先業界的IP56防水防塵功能、就算飲料不小心打翻在RX身上也不怕,泰山崩於前而RGB依舊在變,霸主果真還是霸主。 一般採用紅軸的機械鍵盤,屬於輕手軸,且無段落感,觸發係數大概45CN左右,並且有著高速觸發感應速度,回擊的反饋磅數也很輕盈。但RX除了這些之外,更加深入地改良了紅軸這些特點,相較傳統紅軸,ROG RX的光學機械開關利用獨特的空心方形桿,以及四個角閂和穩定器來消除按鍵擺動,並將出力偏差值減少了五成左右,能讓玩家在鍵帽的不同部位下點擊鍵盤時,都能讓鍵盤接收到一致的力量反應,使其鍵擊壽命進而達到1億次。 且ROG將多年耕耘的電競經驗,並經過大量研究與測試,將RX自有光學紅軸的驅動點達到1.5mm,敲擊瞬時回饋甚至只有1ms,將原先就有極高觸發反應速度的紅軸,提高了不只一個境界,幾乎在按下去的時間就立刻獲得了反饋,而在觸發上的力道上,RX將初始力道降到40CN,可以防止玩家們不小心按錯鍵,再也不會將閃現按成了點燃,且驅動阻力也降到了55CN,能將敲擊的聲響降到最低,看誰還能說你打字很大聲。 除了移除倉頡印字,讓造型變得更加簡約、俐落之外,左下的Ctrl鍵也加寬成傳統的2倍,並縮小了討人厭的開始鍵,讓FPS玩家簡直不要太幸福。而位於右方的Fn鍵只要加上Ins鍵,就能啟用Quick-Toggle快捷鍵功能,並且還能以Fn鍵和其他各鍵做搭配組合,讓玩家隨心所欲地切換工作或遊戲模式。 當然Fn加上開始鍵的防鬼鍵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但大家以為這樣就沒了嗎? 在RX上最獨特的是那位於F12的隱形鍵,上面還刻了一個披著斗篷的人物頭像,按下之後能馬上縮小所有程式並且轉為靜音,看謎片的時候……啊不是,關鍵的時刻能立即保護玩家們的隱私,而且再按一次就能再次切回原本的使用畫面。 電競產品要有RGB,已經變成玩家們和廠商們的共同默契了,身為電競霸主的ROG怎麼可能不讓RX搭載! RX搭載了Aura Sync技術,玩家們可以到華碩官網下載Aura應用程式,然後以Armoury Crate自訂RX的RGB顯示,以色譜及動態光譜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專屬鍵盤,讓敲鍵盤就像在鍵盤上玩節奏電玩一樣。也因為Aura系統,RX還能和其他有搭配Aura系統的產品同步,打造出華麗炫目的遊戲環境。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UZU0x1pzzs ▲ROG Strix SCOPE RX自定義RGB燈效與鍵擊聲音測試(意外出賣了可愛的美編同事正妹XD) ROG製作電競鍵盤已行之多年,現在終於把觸手伸向自有軸的開發,並在傳統的紅軸上做了根本性的改良,無論是鍵擊反應或是反饋,RX的光學機械紅軸都將紅軸帶向了另外一個次元,加上ROG一貫的科技感與肌肉流線設計,並輔以能夠自訂RGB的Aura系統,加上ROG耕耘多年的電競經驗作為調整,相信能讓喜好電競的玩家們對RX愛不釋手。 至於使用體驗感這部分,ROG Strix Scope RX的飽滿鍵擊聲,不會打亂玩家與遊戲之間的節奏感,然而不僅僅只符合電競需求,小編認為,以其低噪音的音量表現,其實拿去辦公打字用也頗合適。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華碩TUF Gaming K3 RGB機械式電競鍵盤實測開箱,低調內斂、高調光效超酷炫!
鍵盤是最貼近玩家的週邊產品之一,其使用感受是非常直接的,而機械式鍵盤在按鍵的清晰度、精準以及回饋上更是受玩家們的喜愛,也非常廣泛用在電競鍵盤上。 ASUS在電競市場可以說早已佔據一大片天,不管是套裝主機、筆電,或是電腦內的各零組件,甚至是一系列的週邊產品,通通都能看見ASUS的Logo與敗家之眼的蹤影(滿滿的信仰!),尤其是週邊系列中的電競鍵盤也在最近推出了多款版本供玩家選用;這次小編入手的是以平價著稱的ASUS「TUF Gaming」K3 RGB機械式電競鍵盤,其低調的外觀有別於其他款超炫亮設計風格,非常適合不想彰顯、只想自爽自嗨的小編啊(哈哈)! 說這麼多還不如直接來看開箱比較實在,來開箱囉! 接續先前推出的TUF Gaming K1機械薄膜電競鍵盤之後,軍規風格的電競鍵盤系列終於有了第2款版本囉!這款TUF Gaming K3 RGB採用了高耐用機械式鍵軸,不僅使用壽命可長達5000萬次敲擊,配上100%防鬼鍵與N-key指令不相衝(NKRO)技術,可確保每次觸鍵皆能精確執行,玩家下達指令時可以信心滿滿、信仰滿滿。 既然是歸屬到TUF Gaming系列,光看外型就知道是採軍規風格設計了,有別於K1具備一組音量旋鈕的設計,K3 RGB則是回歸到內斂、沉穩的低調風格,整體採104鍵、尺寸為438.7 x 130.9 x 38.75 mm(長/寬/高),大小跟一般鍵盤差不多,材質部分則與K1的強化塑膠不同、改採鋁合金上蓋搭配,更顯堅固耐用的軍規氣息,外觀色調仍是以黑灰色為主調性(尊爵黑),如果在不發光的狀態下,真的會誤以為是一隻耐看耐用型的黑色機械鍵盤而已,完全不曉得骨子裡藏了很多特色。(笑) 先來檢視一下這款K3 RGB的各部設計吧! 有別於K1、TUF Gaming K3採用了凱華青軸,同樣擁有絢麗的RGB燈效(畢竟是電競鍵盤咩!),軸體本身觸發力道在60G,按鍵驅動距離為4.0mm、但觸發距離僅1.9mm,提高了鍵盤反應速度。在手感上與Cherry青軸相似,有著明顯的段落感,敲擊聲音相當清脆,喜歡青軸的玩家對於這個手感應該是相當熟悉。 K3還內建有100%防鬼鍵與N-key指令不相衝(NKRO)技術,讓玩家不用擔心卡鍵問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隨附的腕墊為磁吸式,在拆裝上非常便利,材質採霧面硬質設計,雖然舒適度可能不及軟式碗墊,但依然提供了良好的支撐性,長時間使用鍵盤能有效減少手腕的負擔,玩家可以依需求選擇是否安裝上去。 功能面的部份,TUF Gaming K3配備了8顆完全可編程按鍵(F1~F8),還支援即時巨集錄製功能,讓玩家們可以隨時在鍵盤上直接設定巨集指令,搭配內建的記憶體,直接記錄在鍵盤裡,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不需再重新設定,算是對於遊戲玩家來說是蠻方便的特點,這裡小編也針對設定的部分來簡單教學一下! 除了實際使用的體驗外,ASUS針對軟體方面也提供了許多功能上的設定,透過專屬的Armoury Crate軟體,玩家可以更改TUF Gaming K3每顆按鍵設定以及其他功能,並且在RGB燈效上也有許多模式可以做選擇,另外,也可以針對每款遊戲做個別的情境設定檔,功能可以說是相當豐富。 當然,TUF Gaming K3同樣支援了AURA Creator軟體,可以與其他同樣支援AURA Creator的設備做燈效同步,讓玩家整體裝備更加一致性。 在實際使用一段時間的感受來說,ASUS這款TUF Gaming K3 RGB機械式電競鍵盤除了承襲了TUF Gaming的精神,也讓玩家能夠以實惠價格就能夠入手,加上沉穩的外觀搭配RGB燈效,不論是想要低調或是高調,都能隨玩家自由選擇,尤其是小編喜歡類青軸的手感,這在這款K3 RGB上頭也獲得了十足的敲擊爽度,再配上還提供有便利十足的磁吸式腕墊來減壓,只能說在產品端的各項需求上,ASUS都先幫玩家考慮到了,近期有考慮入手鍵盤的朋友,可以試試看是否合適使用喔!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ROG Chakram Core電競滑鼠實測開箱,終極DIY電競滑鼠、內建可編程搖桿!
電競產品發展至今,部分玩家在習慣無線電競世界的爽感之後,就很難再回頭擁抱有線的周邊產品,不過有線的電腦周邊總是給人的安心和穩定感,這部份的確是無線周邊無法提供的滿足感,畢竟誰都不希望遊戲玩到一半結果電量沒電,那可就糗大了! 因此,先前已經為玩家們,當時可說是小編的愛鼠之一,畢竟它擁有超強大的DIY功能,包含客製化和事後自行維修能力等等,不過為了滿足有線滑鼠玩家的期待,ROG這次推出Chakram Core電競滑鼠,兩者之間最大的差異就是將原先在ROG Chakram上奠定的優質基礎,並調整成「有線」版本,同時在重量上提供額外的可變彈性。 這邊要先跟玩家們說明白的一點是,ROG Chakram Core和ROG Chakram兩者在外觀上的差異幾乎可說是如出一轍,包含內部的重要硬體規格也可說是完全相同,此外,在可讓玩家自行DIY調整的空間上也擁有相同的彈性。 這兩款滑鼠最大的不同處在於,除了傳輸模式(有線或無線)之外,另一個就是重量了。首先,ROG Chakram因為內部須具備提供續航力的電池和充電等功能,在重量上達到固定的121.6g,以目前滑鼠漸漸走向輕量化的設計理念來說,此款屬於大型滑鼠設計,不過因為其外觀上採用了觸感相當不錯的類膚塑料材質,操作過程中順滑許多,因此平常使用下還是滿舒適的。 這個外觀的設計重點也延續在ROG Chakram Core上,不過重量上因為減少了無線充電模組,因此得以進一步減輕,Chakram Core最低重量可以控制在97g重,這重量就能進入輕量型電競鼠的行列了(100g以內都算輕了~),當然市場上不乏更輕量的滑鼠,不過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此外,習慣滑鼠重量較重的玩家也先別急著按上一頁,ROG特別提供額外13.6g重的內部砝碼,讓玩家能安裝在滑鼠內,總重量就會來到約111g重,稍比無線版的Chakram輕、但又同樣能滿足部分玩家對滑鼠重量的需求,可說是額外提供DIY調整能力。 內部硬體方面和無線版的ROG Chakram相同,兩者都採用最高16000 DPI、400 IPS光學感測器和40G的加速度等規格,而內部也搭配可自行更換的歐姆龍微動開關,以延長使用壽命。另外,和Chakram相同,Chakram Core在左右鍵部分都採用樞軸按鍵結構,利用彈簧和金屬轉軸以平衡按鍵,並大幅縮小按鍵與微動開關之間的距離,獲得的結果就是更短的施力距離和快速的回彈效果,以確保反應速度和一致性的效果,穩定玩家的遊玩體驗。 另外,在軟體方面則是有ROG Armoury Crate輔助,除了提供燈效調整外,也額外提供按鍵自定義、校準等功能,讓操作體驗和客製化能力更加流暢。 小編在先前介紹ROG Chakram時就有順帶提到,其實現有的電競周邊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多數時間都在針對外觀、重量、或是在重點規格上做調整,但鮮少有電競滑鼠真正做到「DIY」,ROG Chakram和ROG Chakram Core算是目前在這類型產品中的頂尖選手之二,從裡到外提供一定程度的客製化能力,包含重量、微動開關壽命、軟體自定義等等,各方面都再再提醒玩家:DIY才是未來電競周邊的王道。 此外,這次針對ROG Chakram推出有線「Core」版本的另一大用意,就是為了避免無線電競產品相對較難入手的問題,在調整成有線版本後,一般玩家或是電競入門玩家都能更輕易的入手ROG這款終極DIY神器,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Sharkoon Light² 200電競滑鼠實測開箱,鏤空有型、電競滑鼠也能超輕盈!
防疫在家,不論是打Game或是Work From Home居家工作,其實長時間使用電腦下也是會造成手部壓力吃重的情況,以平均大多數都是重達100g以上的滑鼠來說,如果可以有一款比較輕巧的滑鼠、又能兼具精確操作的特性,那無疑是玩家的一項福音,這次剛好入手了Sharkoon新推出的「Light² 200」,僅62g重量的設計、搭配上高達16000 DPI的高精準度感應器,提供玩家極高的滑動性能與極佳的使用體驗,不用再勉強使用超重滑鼠了,來試試這款輕量級的Light² 200吧! 很常有一種感覺就是滑鼠要有「重量感」才會比較好?!有些滑鼠還提供有配重設計,不過若是長時間使用的話,也較容易造成手部負擔,雖然說手感這件事情算是見仁見智,但如果可以適應輕巧型滑鼠也是一種使用方式的轉變,這次入手的Light² 200就是主打超輕巧的設計,光是從命名就可以看到Light的平方「Light²」,意味著比輕更輕,Sharkoon在輕巧定位的概念下也沒有漏掉對移動速度與精準操作的堅持,具備高達16000 DPI以及採用PTFE材質的鼠腳(鼠貼)設計(PTFE:Polytetrafluoroethene聚四氟乙烯),怎麼滑都是超順暢,Light² 200還提供了可更換上蓋與DIP按鍵、RGB燈效設計,配上蜂窩式外觀結構設計,怎麼看都是一款超有個性的專屬滑鼠。 接著就來看圖開箱吧! 基本上從外盒包裝就已經清楚地可以看到這款Light² 200強調的幾項特色了,除了Light²還特別設計了L2 Logo外,具備RGB以及輕如羽毛的特點也同樣做了標示,另外,採用PIXART 3389光學感應器以及高達16000 DPI的部分也是特別有打在外盒上,Light² 200除了本體設計採蜂窩式結構的洞洞設計外,左右鍵都採用了高品質Omron微動開關(2,000萬次點擊),左側拇指鍵位置也提供有2鍵設計,滾輪與滑鼠後方都配有RGB發光功能,加上搭配了柔軟的編織線材與可拆換式外蓋及可更換DPI按鍵按鈕,大概已經把玩家的需求都考量到了。 基本上各家滑鼠廠商大都有提供自己專屬開發的對應軟體,這款Light² 200當然也不例外,只要上Sharkoon官網查詢就可以找到,下載後安裝完畢打開軟體就可以看到有對應到Light² 200的頁面了,主頁可以看到有5個分類:按鍵指派、DPI選擇、發光功能、進階設定、巨集編輯器,想要怎麼配置可以更符合個人需求,那就看玩家各自的偏好來定,這裡包括了慣用的DPI以及RGB燈效功能設定等,另外軟體中的進階設定可以自行細部微調滑鼠的功能,端看玩家有沒有這方面的使用偏好囉! 下面直接看截圖就更加一目瞭然~ Light² 200有支援RGB燈效設計,所以在軟體上也提供有可調整燈效表現的9種背光模式,甚至玩家不想有光害那也可以隨心情來做關閉,但是以實際使用上來說,其實Light² 200的RGB燈效其實蠻低調的,除了滾輪位置有發光外,就是後端底部位置有設計了半圈的燈效區,然後再加上藏在上蓋下方的那塊Sharkoon Logo也會發光(蓋上上蓋就不明顯了、如果換了實心版上蓋就更看不到),亮度更是可以透過軟體調整,這部分算官方有考量到玩家的RGB各自風格取向不同而做的調整。 實際連接來看看RGB燈效表現如何:滾輪位置與後端底部的發光區,喜歡RGB燈效強烈的朋友可以自行再加亮(最高10)或選擇其他的背光模式,如恆光模式、全區變色、多色閃光、心跳...等等,事實上掀開上蓋可以看到底下的Sharkoon Logo發光模樣,搭配上鏤空洞洞版的上蓋後,RGB燈效反而有一種透光感的Fu~ 體驗心得的部分小編倒是覺得官方介紹的號稱:「輕如指尖的空氣一般,可以順暢的移動,不會造成明顯的阻力和疲勞感」這部分,第一句是有點形容過度了些,Light² 200僅62g的重量的確是相當輕,但還是有存在感的,如果相較於其他的滑鼠來說,的確是算相當輕巧的一款,而可以順暢的移動以及不會造成明顯阻力與疲勞感倒是比較真實些,實際使用的時候可以發現到滑動順暢度相當高,這應該是來自於本身重量相當輕以及底部的PTFE鼠貼的助力,就算沒有使用滑鼠墊,在一般桌面材質上使用也都可以明顯的感受到滑動的流暢性,也導因於重量輕,所以較長時間使用的手部負擔感也較低些。 握感部分則是感覺不錯,一般情況下的抓握都OK,前端的分體式左右鍵設計也具有不錯的按鍵手感(Omron、爽脆感),不過對於習慣於有重量滑鼠的朋友來說,可能怕會有抬鼠的情況發生(太輕了),或許使用一段時間後會比較習慣了反而愛上也說不定。(打Game太激動怕會整隻滑鼠抬起來XD) 還有一點要特別說的是,由於採用的是軟質的編織線材質,所以真的不太會卡到線,這一點如果對有用過硬材質連接線的朋友來說應該就會有比較深的體認,滑一滑很容易會因為前端的線較硬而頂到或卡到,這款Light² 200倒是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反而讓小編有點不太適應先前常用的滑鼠了,哈! 最後面補上購買連結,目前的售價為1,390元,不過有額外送7-11禮卷200元,等於1,190元就可入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玩玩看!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iRu14pXAU&feature=youtu.be ▲官方影片介紹 廠商名稱:台灣旋剛 廠商電話:02-2999-5888 廠商官網:https://zh-hant.sharkoon.com/
-
HyperX Pulsefire Raid電競滑鼠實測開箱,效率「指」上、一手掌握致勝關鍵!
這段期間有線電競滑鼠的變化上,除了外觀變得比較低調之外,在功能上則是試圖賦予滑鼠更多樣化的特色,以此凸顯無懼電池續航力與信號干擾的特性,來提升遊戲與生產力的效率。而有著豐富電競產品生態的HyperX,便以效率至上的理念,推出了全新的HyperX Pulsefire Raid電競滑鼠。 HyperX Pulsefire Raid在外型的設計上,主打人體工學與更加便利快速的操作,所以整支滑鼠在握住的那一瞬間,就能感受到不對稱人體工學設計所帶來的舒適感,並且滑鼠左右兩側的止滑墊,也是採用一體成形的方式,而非另外蒙皮,這樣的好處可以讓滑鼠在未來清潔上能夠更加容易,止滑墊也不容易因為手汗的關係而變質。 在功能方面,Pulsefire Raid一個非常重要的賣點,就是滑鼠總共具備了高達「11個」可自定義按鍵,光是滾輪的部分,除了可以垂直按壓之外,還能實現左右傾斜點擊的功能,讓玩家在射擊遊戲時,能夠在換槍的瞬間即刻開火。 此外,滑鼠的左側還提供5個側鍵,相信有一些玩家可能會擔心,這麼多按鍵擠在一起,會不會容易誤觸?關於這一點HyperX在手感上做得相當的分明,玩家可以很明確的從指腹中,感受到自己正壓在哪一顆按鍵上,以小編親自體驗來說,基本上不太會發生誤按的情況。 在自定義功能設定的部分,玩家可以透過HyperX NGENUITY同步程式,來自由設定慣用的功能,方便遊戲中可以一指搞定諸多慣用的快捷鍵,並在日常工作時也提供更多的彈性。以小編為例,除了一般滑鼠側鍵最常使用的「上一頁」、「下一頁」之外,小編還將剩下三顆設定成「剪下」、「複製」與「貼上」,大大減少小編逛網頁、文字剪貼還要打鍵盤的麻煩(是有多懶?XD) 作為一款電競滑鼠,除了RGB和各種特殊功能之外,基礎性能才是決定一隻滑鼠好壞的重點,而Pulsefire Raid在這方面當然是相當注重的,滑鼠選用Pixart 3389光學感應器,能夠原生支援到16,000 DPI與450 IPS的掃描速率,並可以承受最大50G的瞬間加速度,配上1ms回報率,確保玩家在分秒必爭、毫米之差的關鍵對戰中,能夠準確擊殺以獲得勝利。 另外,隨著SONY PS4系列和微軟Xbox One S系列在系統更新之後,能夠支援市售的一般鍵盤與滑鼠,Pulsefire Raid也已經做好了對應,只要插上遊戲主機的USB孔,就能立即使用,由於家用主機的娛樂功能越來越多樣,企圖想要包辦玩家在客廳中所需的各種娛樂項目,加上廠商在操作介面上不定時的在更改,使得有時用滑鼠操作、甚至還能夠比用搖桿來得更加便利直覺呢! Pulsefire Raid在設計上,除了電競滑鼠必備的RGB燈光效果之外,還提供了高達11個自訂議按鍵,不過在這部的管理方面一點都不麻煩,因為HyperX NGENUITY提供了非常直覺易用的操作介面,讓玩家可以輕易設定RGB燈光和每一個按鍵的功能,並且也有提供設定檔讓玩家在不同的場合做切換。 在自定義按鍵的部分,HyperX NGENUITY提供的選項相當全面,從常見的「剪下」、「複製」、「貼上」,到快速多媒體操作與開啟應用程式,乃至於設定巨集鍵,來達成一鍵完成一連串的複雜操作,這些都只要透過HyperX NGENUITY,就能夠輕鬆打造出自己專屬的滑鼠功能,讓玩家遊戲與工作中只要「一指」即可完成大小事。 綜合上述的介紹,可發現HyperX這次推出的Pulsefire Raid,在外型上有著相當優質的人體工學設計,使滑鼠在握到的當下就倍感舒適,側邊的五顆自定義按鍵在緊湊度和手感的區分上也相當到位,整體使用下來幾乎不會感到手忙腳亂,或發生不小心按錯按鍵的問題,再加上HyperX NGENUITY同步程式友善且齊全的功能,讓每一位玩家都夠輕鬆客製化最適合當下環境的滑鼠使用習慣,不論是遊戲還是辦公,Pulsefire Raid不僅賦予玩家舒適度,同時帶來絕佳的便利與效率。 廠商名稱:HyperX 廠商電話:0800-666-200 廠商網址:http://www.hyperxgaming.com ------------------------------------------------------------ 【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正式開創!】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Logitech Pro X電競鍵盤實測開箱,鍵盤DIY巔峰、熱插拔鍵盤軸體自己換!
先前羅技在去年推出Logitech G Pro X電競鍵盤,主打除了具備高階的電競鍵盤特色以外,也支援直接軸體熱插拔設計,讓玩家可以進一步延續鍵盤的使用壽命。小編也在近期終於收到Pro X鍵盤本身,另外羅技也提供茶軸的軸體包供玩家參考。 現階段許多電競鍵盤為了節省玩家的桌面空間,多數都走TKL配置,像是取消右側數字鍵區達成80%體積、又或者是取消文書功能鍵區後變成60%體積,Pro X電競鍵盤採用的是前者。在外觀上走的是霧面黑的低調配色,頂端一橫條左側有Logitech G商標(發藍光)、另一端則是鍵盤RGB背光鍵和遊戲模式啟動鍵,開啟後將取消部分按鍵功能,確保玩家不跳窗。 這次收到的是採用羅技的GX青軸軸體,按鍵本身的鍵程不錯,觸發距離2mm、觸發力度50g、總鍵程則是在3.7mm,整體來說敲擊體驗很舒服,青軸的清脆聲響依舊是其一大特色。 Pro X電競鍵盤最大特色自然是在於它支援玩家自行熱插拔軸體,預設採用的自然是玩家熟知的Cherry MX軸體,但是,是由羅技另外改良推出的羅技GX軸,包含青軸強調有敲擊感、紅軸強調線性體驗、茶軸則是觸感絕佳。不過,玩家也是可以另外自行購買相同的軸體更換,或者也可以選用其他軸體,玩家將可以藉此延續鍵盤的產品壽命。 在此之前,幾乎很少鍵盤採用熱插拔軸體的設計,多數都只讓玩家更換鍵帽而以,這次Logitech Pro X算是打出一個新世界,因為可說是主流廠商開始推出類似功能的鍵盤,或許也會在未來成為一股新興潮流也說不定。有些玩家或許會覺得,買來的軸體不也是另外一筆開銷,但相對來說,以現在高階電競鍵盤動輒3,000元左右的價格,一旦單純只是軸體出了問題的話,自行更換還是比額外新購一款鍵盤的價格還要來得划算些。Pro X鍵盤熱插拔的設計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或喜歡,但也不缺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O9fOAWQvOs 附上羅技官方宣傳片。 廠商名稱:Logitech - 羅技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12-300 廠商官網: ------------------------------------------------------------- 【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正式開創!】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 SPATHA電競滑鼠實測開箱,有線無線皆夠炫!
- 2019夏季30隻電競滑鼠採購指南,教你如何挑電競滑鼠、看懂專業名詞,一文搞定!【介紹篇】
- 電競鍵盤怎麼選!軸體是什麼?鍵程好重要、無線或有線?30隻市售電競鍵盤大開箱!
- 市售30隻電競鍵盤大開箱!2019返校買電競鍵盤看這裡
- 就敢與眾不同! 專訪華碩ROG STRIX SCAR III、HERO III電競筆電設計理念
- 還在猶豫此時有線勝無線?13支無線電競滑鼠說給你聽 — 上集《紙上談兵篇》
- Logitech Pro X電競鍵盤實測開箱,鍵盤DIY巔峰、熱插拔鍵盤軸體自己換!
- ROCCAT NYTH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滑鼠中的頂尖之作!
- T.C.STAR CHAOS電競鍵盤實測開箱,遊戲打怪優質選擇!
- 2019夏季30隻電競滑鼠採購指南,教你如何挑電競滑鼠、看懂專業名詞,一文搞定!【測試篇】
- 華碩TUF Gaming K3 RGB機械式電競鍵盤實測開箱,低調內斂、高調光效超酷炫!
- Razer Basilisk電競滑鼠實測開箱,為FPS玩家量身打造的專業首選!